2025-08-22 22:03:13 作者:陈旭 来源:太阳集团tyc4633 浏览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夯实园艺学子专业实践能力,8月6日至10日,太阳集团tyc4633辅导员陈旭带领“聚焦生态农业,践行黄河战略”赴东营实践团,前往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通过座谈交流、田间调研、实验分析、宣讲推广等形式,探索盐碱地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用专业行动书写青年担当。
科技赋能破难题 多方协同探新路
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山东省泰升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三冠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土地集团(农高区)有限公司的果树产业示范园区,实地调研盐碱地上果树生长态势与园区土壤改良情况。交流座谈会上,泰升农林负责人尚文顺深入剖析了盐碱地形成机理,并介绍了五种应对措施,其中地面生草、增施土壤有机质及耐盐碱品种选育技术在当地果园中应用最为广泛,为盐碱地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图为实践团与山东省泰升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座谈会
在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果树示范基地,山东土地集团(农高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景丙欣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共建共享的省级科创平台和种质资源库,所选育引进的65个果树品种、60余个砧木品种极大程度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碱果树种质资源稀缺问题。实践团还参观学习了宽行密植起垄覆盖、果园生草地力培肥等节本增效技术,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宜机械化、五情监控、智能水肥等国内外先进的建园技术。依托优质种苗资源、先进技术管理及果品营销服务等,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果树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独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图为实践团与山东土地集团(农高区)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
图为实践团成员取土壤样本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果园
图为果园生草技术
在太阳成集团tyc463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实践团参观学习了国家盐碱地中心“1+3+16+N”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山东省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建设成果。黄三角农高区通过“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已累计种植鉴定耐盐碱作物新品种700余个,这份成绩单让实践团成员们备受鼓舞。
图为实践团参观青岛农大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研究院
实践团拜访了全国劳模李文燕。李文燕就当地果树发展状况和盐碱地改良作了专题报告,她表示,只要老百姓有需要,自己就会上门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帮助果农排忧解难,提高生产效益。她嘱托园艺学子们应不忘初心,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图为全国劳模李文燕为实践团讲解果园管理技术
田间地头解民忧 宣讲服务暖人心
“大爷,这是我们整理的盐碱地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您看这几项要点特别实用。”实践团结合前期调研数据,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了宣讲推广。针对农户关心的土壤盐碱化治理、耐盐碱作物栽培等问题提供技术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大食物观”理念,累计服务农户100余人。
图为实践团开展调研宣讲活动
红色教育铸初心 青春担当谱新篇
实践团最后一战前往了广饶县《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开启了一段探寻真理的红色之旅。这里存放着一本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泛黄的文字记载着波澜壮阔的岁月,浴血奋战的浮雕重现了往昔的艰难困苦,无声诉说着那段筚路蓝缕的革命斗争史。驻足凝视间,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畏担当,纷纷表示将以先辈为楷模,勇担时代使命,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以青春之力续写时代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参观《共产党宣言》陈列馆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深入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调研了黄河流域土壤盐碱化现状,探寻了促进盐碱地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引导学生迈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坚决扛牢服务乡村振兴使命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青春力量。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4633·中国)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